@师生家长,2022年培德幼儿园暑期幼儿健康生活提示要诀来啦2022/7/14 12:07:35 | 来源: | 发布者:admin | 查看:963次
在教育部指导下,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22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健康生活提示要诀》基础上,修订形成《2022年暑期中小学生和幼儿健康生活提示要诀》,引导中小学生和幼儿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学习和防疫,均衡膳食营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起来看——
一、健康行为保持好 防控措施要记牢
自觉遵守各项疫情防控规定,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勤洗手、勤换衣、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保持干净的居住环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二、运动锻炼不可少 规律作息最重要
坚持每天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少于2小时,形式多样,注意防晒、避免中暑和意外伤害。
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幼儿和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高中生每天8小时。
早睡早起不熬夜,保持健康身心状态。
三、科学用眼很必要 保护视力要做到
学龄前儿童应遵循“2010”法则,即近距离持续用眼15-20分钟,应休息10分钟。尽量不接触电子产品。通过远眺、户外活动、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眼疲劳。
四、食品安全记心上 平衡膳食要做好
不吃过期和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食品,不吃“高油”、“高盐”、“高糖”等“三高”食品。
预防食物中毒,不采食不认识的野菜、野果和蘑菇等。
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种类多样,不偏食、不挑食,吃好早餐,合理选择零食,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适量食用鱼、禽、蛋、瘦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大豆、奶类、谷类食物。
足量饮水,少喝或不喝饮料。
五、暑期生活乐趣多 不良情绪早疏导
注重培养各种健康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学习有效交流和缓解情绪的方法,保持健康心态,多与家人和朋友沟通。
发现情绪与行为异常,及时告知家长、寻求专业帮助。
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家庭劳动,培养锻炼社交技能。不沉迷网络。
六、远离危险千万条 安全意识第一条
加强个人安全意识与责任,不去无安全防护的水库、河流、湖泊、池塘等野外水域游泳或戏水,预防溺水。
注意交通、消防、旅游安全,独自居家时加强自我保护,不玩火,严禁高空抛物,熟记各类急救求助电话,遇到危险,及时求助。
七月盛夏,气温高、湿度大,蚊虫孳生,适逢学生暑假,聚会聚餐、外出旅行、户外活动增加。提醒市民做好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的同时,要关注肠道传染病、高温中暑的防范。此外,每年夏季也是动物咬伤高峰季节,提醒市民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避免被猫狗抓伤、咬伤,预防狂犬病。同时,暑期是青少年意外伤害高发季,提醒家长要加强监管和引导,指导孩子防范和规避风险。
肠道传染病
关注度:★★★★☆
疾病特征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
传播方式
肠道传染病病原体大多随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排出,如不经处理,可污染周围环境,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感染。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应重点关注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甲型/戊型肝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等。
主要症状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发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用流动的水洗手。
制作食品时要生熟分开加工,加工时要烧熟煮透,尽快食用。剩余食物要及时冷藏,隔夜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可选择微波炉解冻、冰箱冷藏室和清洁流动水解冻。
发现霉变食物,应扔掉处理,不要再加工食用。
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
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
高温中暑
关注度:★★★★☆
疾病特征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主要症状
1.中暑先兆: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度以上。
3.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 避免正午出行,减少户外停留时间。
● 不要把婴幼儿和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 高温户外作业应积极采取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
● 保证足量饮水,不能等渴了再喝,大量出汗后应适量饮用盐水。
● 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环境适应能力。
● 老年人、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户外工作者及户外体育运动爱好者等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应重点关注。
狂犬病
关注度:★★★★☆
疾病特征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多见狗、猫等)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如果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应做好以下处理措施:
01.立刻进行伤口处理,越早越好。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严重、复杂的动物咬伤伤口,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处置。
●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伤口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
●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02.伤口处理后,立即到狂犬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就诊(点击查看门诊详情),根据暴露等级,进行免疫接种。